(緣支)(南)《相應部。蘊相應》90經
(北)《雜阿含經卷十》,262經。
一時,許多長老比丘居於波羅奈國之鹿野苑附近,那時世尊入滅不久。
某個傍晚,尊者闡陀離開了禪修狀態,
拿著鑰匙去到各精舍,到處對長老比丘請教:「盼尊者長老們告誡我,
盼尊者長老們教導我,盼尊者長老們為我說法,讓我能瞭解世尊之教法。」
尊者闡陀說完後,各長老比丘對尊者闡陀說:
「學友闡陀,外在的物質世界(色)不是恆常不變的,
對外在物質世界的感受(受)不是恆常不變的,
基於感受而生之思維(想)不是恆長不變的,
基於思維而生之意志造作(行)不是恆常不變的,
對於外在世界的認識分別(識)不是恆常不變的。
色、受、想、行、識是沒有本體的,
一切的造作都非恆常不變的,一切的外在現象都是沒有本體的。」
那時,尊者闡陀心想:「我也是這麼認為,色、受、想、行、識無常,
色、受、想、行、識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然而,當一切的意志造作寂靜時,當一切的愛戀捨棄時,當一切渴望滅盡時,
我的心不歡欣,不能產生信心,不能安穩,不能解脫,
取而代之的是焦慮與執著。我反思:『若如此,誰是本我呢?』
但是,真正知法的人是不會有這般的想法的。
所以,有誰能為我說法讓我知法呢?」
然後,尊者闡陀心想:「尊者阿難正住在拘睒彌國之瞿師羅園,
其被世尊所稱讚,且被有識的梵行同修者所敬重,
尊者阿難能為我說法讓我知法,我信任尊者阿難,我何不去找他呢?」
接者,闡陀收拾好隨身物品後前往尊者阿難之住處,
見到尊者阿難後相互寒暄完坐於一旁,闡陀向尊者阿難說明前述求法之事。
闡陀言:「盼尊者阿難告誡我,盼尊者阿難教導我,
盼尊者阿難為我說法,讓我能瞭解世尊之教法。」
尊者阿難言:「我對尊者闡陀能敞開心胸且破除成見感到欣慰,
所以,學友闡陀請仔細聽著,你有能力瞭解世尊之教法。」
那時,尊者闡陀聽聞自己有能力瞭解世尊之教法,心中滿是喜悅。
尊者阿難言:「我是親自從世尊處聽聞他對迦旃延比丘有如下的教導:
世人多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世間是實有的或是世間是虛無的。
迦旃延, 對於以正確的智慧實際觀察世間的生起的人來說,
他不會有世間是虛無的見解;
對於以正確的智慧實際觀察世間的結束的人來說,
他不會有世間是實有的見解。
迦旃延,世人多因攀取、執著、偏見而被束縛;
但有正確智慧之人不攀取、不執著、不固持『本我』的看法,
對於『生起的只有苦,滅去的也只有苦』這件事沒有懷疑跟疑惑,
如此的智慧不憑藉外物而產生。迦旃延,這就是正確的見解。
迦旃延,『一切事物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的看法,
『一切事物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看法;
如來離開這兩種極端,以中道說明:
『所謂此(緣支)存在所以彼(緣支)存在,此(緣支)生起所以彼(緣支)生起,
因為無明而行生起,因為行而識生起,因為識而六處生起,
因為六處而觸生起, 因為觸而受生起,因為受而愛生起,
因為愛而取生起,因為取而有生起, 因為有而生生起,
因為生而老病死、憂、悲、惱、苦生起;如此這般都是苦的聚集。
然而,此(緣支)不存所以彼(緣支)不存,此(緣支)消滅所以彼(緣支)消滅,
因為無明的滅盡而行滅盡, 因為行的滅盡而識滅盡,
因為識的滅盡而六處滅盡, 因為六處的滅盡而觸滅盡,
因為觸的滅盡而受滅盡,因為受的滅盡而愛滅盡,
因為愛的滅盡而取滅盡,因為取的滅盡而有滅盡,
因為生的滅盡而老病死、憂、悲、惱、苦滅盡;如此這般都是苦的消滅。』」
尊者闡陀言:
「學友阿難,這正是有同情心、利益心之尊者阿難為同修梵行者所說之教誡,我現從尊者阿難處親受教導,而能洞悉法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