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股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物極必反之六個月理論

任何交易商品,包括股票,石油,貴重金屬在內,只要媒體開始大幅報導,大家都認同它一定會漲的情況下,通常在六個月之內,該商品價格就會出現逆轉甚至崩跌,這種物極必反的現象就是我個人所發明出來的“六個月理論”。而當一項商品出現了再大的利好也推動不了價格時,那就表示在一片叫好聲中,能上車的、想上車的、敢上車的,全都擠在車上了,那麼的沉重,還能靠誰來繼續向前推呢?

註:市場上單邊持倉

資料來源:《胡立陽股票投資制勝30秘則》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價值投資者賣股票的時機

哪些狀況要考慮賣股票?
  1. 你是否犯了某些錯誤?評估的過程有沒有漏掉一些事情?公司經營是否有好轉,或者好轉的難度比之前還大的多?或者低估的競爭程度,或高估了成長力道。無論是什麼,如果犯錯了,就賣掉損失的股票吧,繼續前進。
  2. 基本面轉差:公司已經成功多年,但是成長力道已經下滑,利潤開始下降,公司的表現已經和以往不同,徹底變質。這樣就是該賣股票的時候。
  3. 股價是否超過內在價值太多?如果市場很熱,很情緒化,那麼就要思考股價是否高過內在價值,同時要計算內在價值是否變化,如果一間公司的股價異常的偏離內在價值,那麼最好的公司也應該賣出。
  4. 你這些錢有更好的投資標的嗎?投資人最重要的就是調整風險後的報酬率,如果又更好的投資標的,就應該分配資金到更好的機會上。
  5. 你在一隻股票上面投資太多嗎?這是最好的賣出理由,當你因為獲利而整體資產大增,關鍵是不要讓貪心影響了投資組合管理,稍微賣出一部份將投資組合的比例降下來,例如從15%降到10%。
資料來源:https://redhouse.statementdog.com/archives/1252

加減碼的規則-農夫播種術

















規則:
(1)一開始入場定下3%的停損點。

(2)設下3%的加碼點與減碼點。
(3)每次加減碼的單位數要一致。
(4)使用收盤價,避免開高走低或殺尾盤
(5)整體資金部位開始時只投資25-30%,其他準備加碼。

原理:
(1)若入場不巧就遇上股價下挫超過3%,毫不猶豫停損,不能因為捨不得賣而違背了小賠的原則。
(2)買賣股票其實就像農夫播種,一開始我們真是不知道哪一顆種子會先發芽?又怎麼會知道哪一顆種子根本是壞的?但知道了答案以後,就要放棄那顆不發芽的,而多去灌溉不斷成長的那顆。
(3)一支真正的好股票,走勢一定是呈現大漲小回的上升鋁齒狀,在一連串的「加一張」、「減一張」之後,假設股價由20元漲到60元,手中的持骰由一張累積到20-30張是極為平常的狀態,這就是「農夫播種術」能將「大賺」發揚光大的奧妙所在。
(4)3%才具有趨勢性,超過3%則不能掌握時機。



















資料來源:胡立陽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股價淨值比與均值回歸















Michael Keppler與Peter Encinosa兩位教授深入研究與分析了過去新興市場股市的情況,並於今年春天發表了一篇學術研究報告: 新興市場股市吸引人嗎(How Attractive Are Emerging Markets Equities?),兩位教授分析了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從1989年到2016年的股價淨值比,這段期間,P/B ratio最高值為2007年的3.02,最低值為1989年的0.9,平均值為1.75,同時該報告將這段期間的P/B ratio依照高低分成三個階段,並觀察之後四年的股市投資報酬率,該研究發現:

1. 當P/B ratio低於1.22的時候,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2.9%,而且從沒有出現負值

2. 當P/B ratio介於1.22與2.76之間時,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9.4%

3. 當P/B ratio高於2.76的時候,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5.1%,而且從沒有出現過正值

從上述分析可以清楚看到,P/B ratio越低表示股市未來上漲的機率越高,幅度也越大,目前新興市場股市的P/B ratio為1.5,低於長期的平均值1.75且未來四年平均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出現兩位數的可能性依然是很高的!

該報告也同時分析了已開發國家股市的情況,分析了從1970年到2016年的資料,這段期間P/B ratio的最高值為1999年的4.23,最低值為1982年的1.01,平均值為2.06,將P/B ratio同樣分成三個階段並觀察之後四年的股市表現:

1. 當P/B ratio低於1.7的時候,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5.4%,而且同樣從沒有出現負值

2. 當P/B ratio介於1.7與3.46之間時,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7.2%

3. 當P/B ratio高於3.46的時候,之後四年股市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5.6%,而且也同樣從沒有出現過正值

從長期的歷史資料可以清楚看到,股市總是遵循著回歸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的特性,所以新興市場股市是否值得繼續持有與投資?大家應該心裡已經清楚了才是!

資料來源:The BAM ALLIANCE

https://www.facebook.com/jameschen1966/photos/a.585115698175801.1073741825.464168303603875/1469322409755121/?type=3&theater

技術分析與躉售數據

1,指數拉回屬多頭循環漲多後修正過大正乖離率的自然現象(指數與當周的年線 (52 周均線)之正乖離率)。
在年線上揚趨勢之下,指數正乖離率的縮小過程,必伴隨著引發回檔的利空訊息,然而,這些利空訊息往往提供多頭投資者以更便宜股價增加持股的機會。


2.多轉空?指數跌破年線。

3.躉售銷售年增率通常領先躉售存貨轉向,當躉售銷售年增率轉向往下,甚至轉為負成長,接下來,躉售存貨即可能隨後轉向,此為總體經濟可能轉弱的危險徵兆。

4.躉售存貨為落後於躉售銷售的指標,依 1992 年~ 2016 年的資料與市場實證觀察,當躉售銷售年增率由負轉正,隨後將帶動中間商的躉售庫存年增率回升並轉為正成長,在躉售庫存年增率未再由高峰轉向成下降趨勢之前,美國經濟基本面仍有利維持股市的多頭循環。

資料來源:http://news.cnyes.com/news/id/3786892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戰爭有利於金融業

花旗王彰指出,戰爭假設開打,政府一定需要龐大資金,透過發放公債籌資,銀行負責承銷,因此,金融業一定會賺到錢。

升息循環下的股票投資











聯博最新研究顯示,自1970年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曾17度上升,期間全球大型股的年化報酬率達17.4%,比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高出8個百分點以上。

價值股在先前升息階段中成為最大的贏家,背後原因並不難理解,因為符合價值投資概念的個股通常集中在景氣循環類股 (如基本原料與工業類股) ,以及利率敏感度高的金融股。最大的輸家則是報酬穩定的個股,以及消費品與公用事業等波動度較低的個股。這些穩扎穩打的個股具有類似債券的特性,在經濟成長不振、債券殖利率低的時候,深受投資人青睞。但是當殖利率上揚時,投資人往往轉進潛在報酬空間更大的個股。

資料來源:https://www.abfunds.com.tw/APAC/TW/insights.htm?url=/APAC/TW/Research/2017/02-14.htm&contentType=Market%20Updates&contentRegion=US&assetType=&relatedAssetType=Equity&relatedRegion=US
https://www.abfunds.com.tw/APAC/TW/Research/2016/12-02.pdf